第六十二番 天養山 寶壽寺│日本旅行景點

前往朝聖諮詢
Japan Travel Articles

日本旅行景點

大品吉樂|踏上千年巡拜之路,與大師們一同走過的旅人時光
大品吉樂的朝聖手冊輕輕翻開,扉頁上的空海大師墨跡彷彿化為一道無形橋樑,引領你踏入日本朝聖旅行的時光隧道。這裡的旅程不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而是一場與千年信仰共振的心靈拓荒,白衣染上四國遍路的晨露,金剛杖叩響八十八所寺院的石階,手上朱印本記錄下腳下的足跡,是旅途上同行二人的溫柔叩問。

第六十二番 天養山 寶壽寺

四國遍路88所 空海大師

位於愛媛縣西條市小松町的天養山 寶壽寺,隸屬高野山真言宗,主祀十一面觀世音菩薩,象徵以千變萬化的智慧與慈悲救度眾生,特別被尊為安產、育兒與延壽的守護佛。寺院地處西條平原近海地帶,遠望可見石鎚山山脈,自古即為海陸交通要衝的信仰中心,曾與伊予一之宮及水軍文化緊密相連。

 

一、歷史沿革

寶壽寺的起源可追溯至天平年間,當時聖武天皇在各地興建「一之宮」,此地供奉大國主大神等三位神祇的伊予一之宮神社。大和僧侶道慈律師奉敕於神社旁創建誦經奏樂中心的附屬寺院,被視為寶壽寺的前身,寺名為「金剛寶寺」,並獲天皇御賜《金光明最勝王經》。初址位於中山川下游白坪(現址以北約一公里)。

 

大同年間弘法大師空海造訪此地,久居寺中,並仿照聖武天皇皇后光明皇后的姿容雕刻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為主佛,將寺名改為「寶壽寺」,列為靈地之一。其間,地方官越智氏夫人因難產求助,大師以向主佛祈請的聖水「玉之井」(現已不存)為其加持,夫人遂順利誕下一名如玉般的男孩,因此本尊被尊為安產觀音,香火日盛。

 

由於中山川多次氾濫,1145年重建並改山號為「天養山」。此後寶壽寺作為伊予三島水軍的家廟及大山祇神社的附屬寺院而繁榮。然而1585年豐臣秀吉征伐四國時遭毀,直至1636年由宥傳上人重建並遷至現址。當時巡禮者需先至白坪神社奉納參拜紙籤,再至寶壽寺誦經。1679年為避洪患,藩主命將神社遷至寶壽寺旁,形成神佛並立的格局。

 

二、寺內名勝與信仰文化

本堂與十一面觀世音菩薩

本堂古樸端莊,正中奉安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坐像,面容慈和,頭頂十面小佛面象徵觀照十方、遍應群機,主手持蓮華與法器,寓意以智慧與慈悲救度眾生。信眾特別以此尊為安產、育兒與延壽之護佑佛。

 

地藏井(玉之井遺跡)

雖原井已不復存,但遺址仍受信眾憑弔。據傳井水靈驗非常,能保安產、治病與消災。

回到列表
其他四國遍路88所 空海大師相關景點

藍毗尼

第一番 竺和山 靈山寺
第一番 竺和山 靈山寺

藍毗尼

第二番 日照山 極樂寺
第二番 日照山 極樂寺

藍毗尼

第三番 龜光山 金泉寺
第三番 龜光山 金泉寺

藍毗尼

第四番 黑巖山 大日寺
第四番  黑巖山 大日寺

藍毗尼

第五番 無盡山 地藏寺
第五番  無盡山 地藏寺

藍毗尼

第六番 溫泉山 安樂寺
第六番  溫泉山 安樂寺

藍毗尼

第七番 光明山 十樂寺
第七番  光明山 十樂寺

藍毗尼

第八番 普明山 熊谷寺
第八番  普明山 熊谷寺

藍毗尼

第九番 正覺山 法輪寺
第九番  正覺山 法輪寺

藍毗尼

第十番 得度山 切幡寺
第十番  得度山 切幡寺

藍毗尼

第十一番 金剛山 藤井寺
第十一番  金剛山 藤井寺

藍毗尼

第十二番 摩盧山 燒山寺
第十二番  摩盧山 燒山寺

藍毗尼

第十三番 大栗山 大日寺
第十三番  大栗山 大日寺

藍毗尼

第十四番 盛壽山 長樂寺
第十四番  盛壽山 長樂寺

藍毗尼

第十五番 藥王山 國分寺
第十五番  藥王山 國分寺

藍毗尼

第十六番 光耀山 觀音寺
第十六番  光耀山 觀音寺

藍毗尼

第十七番 瑠璃山 井戶寺
第十七番  瑠璃山 井戶寺

藍毗尼

第十八番 母養山 恩山寺
第十八番  母養山 恩山寺

藍毗尼

第十九番 橋池山 立江寺
第十九番  橋池山 立江寺

藍毗尼

第二十番 靈鷲山 鶴林寺
第二十番  靈鷲山 鶴林寺

藍毗尼

第二十一番 舍心山 太龍寺
第二十一番  舍心山 太龍寺

藍毗尼

第二十二番 白水山 平等寺
第二十二番  白水山 平等寺

藍毗尼

第二十三番 醫王山 藥王寺
第二十三番  醫王山 藥王寺

藍毗尼

第二十四番 室戶山 最御崎寺
第二十四番  室戶山 最御崎寺

藍毗尼

第二十五番 寶珠山 津照寺
第二十五番  寶珠山 津照寺

藍毗尼

第二十六番 龍頭山 金剛頂寺
第二十六番  龍頭山 金剛頂寺

藍毗尼

第二十七番 竹林山 神峯寺
第二十七番  竹林山 神峯寺

藍毗尼

第二十八番 法界山 大日寺
第二十八番  法界山 大日寺

藍毗尼

第二十九番 摩尼山 國分寺
第二十九番  摩尼山 國分寺

藍毗尼

第三十番 百百山 善樂寺
第三十番  百百山 善樂寺

藍毗尼

第三十一番 五台山 竹林寺
第三十一番  五台山 竹林寺

藍毗尼

第三十二番 八葉山 禪師峰寺
第三十二番  八葉山 禪師峰寺

藍毗尼

第三十三番 高福山 雪蹊寺
第三十三番  高福山 雪蹊寺

藍毗尼

第三十四番 本尾山 種間寺
第三十四番  本尾山 種間寺

藍毗尼

第三十五番 醫王山 清瀧寺
第三十五番  醫王山 清瀧寺

藍毗尼

第三十六番 獨鈷山 青龍寺
第三十六番  獨鈷山 青龍寺

藍毗尼

第三十七番 藤井山 岩本寺
第三十七番  藤井山 岩本寺

藍毗尼

第三十八番 蹉跎山 金剛福寺
第三十八番  蹉跎山 金剛福寺

藍毗尼

第三十九番 赤龜山 延光寺
第三十九番  赤龜山 延光寺

藍毗尼

第四十番 平城山 觀自在寺
第四十番  平城山 觀自在寺

藍毗尼

第四十一番 稻荷山 龍光寺
第四十一番  稻荷山 龍光寺

藍毗尼

四十二番 王果山 佛木寺
四十二番  王果山 佛木寺

藍毗尼

第四十三番 源光山 明石寺
第四十三番  源光山 明石寺

藍毗尼

第四十四番 菅生山 大寶寺
第四十四番  菅生山 大寶寺

藍毗尼

第四十五番 海岸山 岩屋寺
第四十五番  海岸山 岩屋寺

藍毗尼

第四十六番 醫王山 淨琉璃寺
第四十六番  醫王山 淨琉璃寺

藍毗尼

第四十七番 熊野山 八坂寺
第四十七番  熊野山 八坂寺

藍毗尼

第四十八番 清瀧山 西林寺
第四十八番  清瀧山 西林寺

藍毗尼

第四十九番 西林山 淨土寺
第四十九番  西林山 淨土寺

藍毗尼

第五十番 東山 繁多寺
第五十番  東山 繁多寺

藍毗尼

第五十一番 熊野山 石手寺
第五十一番  熊野山 石手寺

藍毗尼

第五十二番 瀧雲山 太山寺
第五十二番  瀧雲山 太山寺

藍毗尼

第五十三番 須賀山 圓明寺
第五十三番  須賀山 圓明寺

藍毗尼

第五十四番 近見山 延命寺
第五十四番  近見山 延命寺

藍毗尼

第五十五番 別宮山 南光坊
第五十五番  別宮山 南光坊

藍毗尼

第五十六番 金輪山 泰山寺
第五十六番  金輪山 泰山寺

藍毗尼

第五十七番 府頭山 榮福寺
第五十七番  府頭山 榮福寺

藍毗尼

第五十八番 作禮山 仙遊寺
第五十八番  作禮山 仙遊寺

藍毗尼

第五十九番 金光山 國分寺
第五十九番  金光山 國分寺

藍毗尼

第六十番 石鐵山 橫峰寺
第六十番  石鐵山 橫峰寺

藍毗尼

第六十一番 栴檀山 香園寺
第六十一番  栴檀山 香園寺

藍毗尼

第六十三番 密教山 吉祥寺
第六十三番  密教山 吉祥寺

藍毗尼

第六十四番 石鎚山 前神寺
第六十四番  石鎚山 前神寺

藍毗尼

第六十五番 由靈山 三角寺
第六十五番  由靈山 三角寺

藍毗尼

第六十六番 巨鼇山 雲邊寺
第六十六番  巨鼇山 雲邊寺

藍毗尼

第六十七番 小松尾山 大興寺
第六十七番  小松尾山 大興寺

藍毗尼

第六十八番 琴彈山 神惠院
第六十八番  琴彈山 神惠院

藍毗尼

第六十九番 七寶山 觀音寺
第六十九番  七寶山 觀音寺

藍毗尼

第七十番 七寶山 本山寺
第七十番  七寶山 本山寺

藍毗尼

第七十一番 劍五山 彌谷寺
第七十一番  劍五山 彌谷寺

藍毗尼

第七十二番 我拜師山 曼荼羅寺
第七十二番  我拜師山 曼荼羅寺

藍毗尼

第七十三番 我拜師山 出釋迦寺
第七十三番  我拜師山 出釋迦寺

藍毗尼

第七十四番 醫王山 甲山寺
第七十四番  醫王山 甲山寺

藍毗尼

第七十五番 五嶽山 善通寺
第七十五番  五嶽山 善通寺

藍毗尼

第七十六番 雞足山 金倉寺
第七十六番  雞足山 金倉寺

藍毗尼

第七十七番 桑多山 道隆寺
第七十七番  桑多山 道隆寺

藍毗尼

第七十八番 佛光山 鄉照寺
第七十八番  佛光山 鄉照寺

藍毗尼

第七十九番 金華山 天皇寺
第七十九番  金華山 天皇寺

藍毗尼

第八十番 白牛山 國分寺
第八十番  白牛山 國分寺

藍毗尼

第八十一番 陵松山 白峯寺
第八十一番  陵松山 白峯寺

藍毗尼

第八十二番 青峰山 根香寺
第八十二番  青峰山 根香寺

藍毗尼

八十三番 神毫山 一宮寺
八十三番  神毫山 一宮寺

藍毗尼

第八十四番 南面山 屋島寺
第八十四番  南面山 屋島寺

藍毗尼

第八十五番 五劍山 八栗寺
第八十五番  五劍山 八栗寺

藍毗尼

第八十六番 補陀落山 志度寺
第八十六番  補陀落山 志度寺

藍毗尼

第八十七番 補陀落山 長尾寺
第八十七番  補陀落山 長尾寺

藍毗尼

第八十八 最終番 醫王山 大漥寺
第八十八 最終番  醫王山 大漥寺
《日本.朝聖巡拜》
吉樂旅遊 為朝聖者打造兼具深度旅行與巡拜之路
大品吉樂旅行社專注於日本朝聖巡拜之路,有別於傳統旅行社的觀光導向,大品吉樂將日本朝聖巡拜定義為「旅行在人生的道路上」,透過走訪日本千年佛教寺院,隨著空海大師的足跡走在四國遍路,一探唐朝密教傳承,雲遊高野山之間,也能造訪天台最澄大師,比叡山延曆寺千年不滅藥師法燈,天地之間,一縷靈氣,熊野古道千年巨木前,跟隨大師們走過的道路上,美好的修行巡拜之路,豐富人生。
聯繫吉樂旅遊
line2 線上
諮詢